首页

反腐倡廉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反腐倡廉聚焦 > 正文
反腐倡廉建设 政务公开是根本
发布时间 : 2007-08-30 点击量: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这短短的135字的讲话内容中,胡锦涛总书记从党的建设出发把“反腐倡廉工作”首次提升到“反腐倡廉建设”的高度,要求各级党委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应用排比句形式强调:“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中央纪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从治本、预防、制度切入落实,成立了由中央纪委牵头负责的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做出了一系列具体的部署。五年来无论是在惩处、预防还是制度建设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政府所推行的政务公开,是指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和法律法规授权及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行政权力的机构,把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以及履行职责的情况向社会公开。为了政务公开有序地进行,去年3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这个《意见》明确了政务公开的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一个指导性文件。

中国在积极推行政务公开的同时,还在党的机关逐步推行党务公开,在立法机关推行了立法公开,在司法机关推行了司法公开,在农村推行了村务公开,在企业推行了厂务公开,在公用事业单位推行了办事公开。所有这些公开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组成部分,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利地保证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顺利进行。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同志在全国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政务公开抓好、抓实。”实践证明,几年来根据政务公开制度的要求,各地方、各部门更加注重政务公开。腐败现象得到相当程度的遏制,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很大提高。

但是,正如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同志在全国第七次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的那样,当前有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仍然对政务公开重要性认识不足,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不够。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政务公开的意识还比较淡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地区和部门政务公开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规范,工作不落实,甚至存在形式主义倾向。造成这种局面除了这些领导干部的主观原因外,客观原因是政务公开的有效监督形式的缺失。虽然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政务公开的硬件上做了较大的投入部署,建了政务公开专栏。但是程序不到位,内容不完整;出于形势所迫,摆样子、走过场,而无实质公开内容,最终使得腐败问题一再发生,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度。

2006年9月,中央纪委副书记干以胜同志在政府新闻发布会现场直播中,针对全国政务公开情况回答了国内外记者的提问,回答的内容公开程度受到世界各国的好评。据此,我们制作了政务公开纪实专题影片,在全国发行后反响强烈。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程序,及方法、结果的公开透明不仅起到廉洁的保障作用,更实现了科学决策、高效执行、监督到位、方法得当,结果令大家满意的和谐局面。

综上所述,政务公开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组成部分,施政行为公开透明,目的是要人民群众知情、参与、监督。。各级行政、执律、执法部门要强化政务决策、执行政策、执行情况的公开,采用定期、定时的形式广大人民群众公开各地、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程序及方法和结果。以及邀请人民群众参与和专家听证、咨询,论证互动的形式参与到政务活动中来;并且通过该平台及时了解掌握各部门的行政公开的情况和动态,对发展的不良情况和问题及时予以警告、制止、纠正、查处。


原作者:中国反腐倡廉网总编 张瑞基
来 源:中国反腐倡廉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