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泽远(北京报道)
中国国家审计署今年将把审计范围扩大到中央重要机关。有消息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负责最高领导人日常活动安排的部门也将成为审计对象。
审计署上周披露了国家发改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等一些政府强势部委在财务问题上违规造假的案例,引起全国人大和舆论的强烈关注。舆论和人大代表要求官方对揭露出来的问题务必追查到底,给民众和社会一个交代。
中国人民大学一名研究中国政治的学者对本报说,审计署这两年之所以敢把目标对准中央强势部委,甚至还要到中办(中央办公厅)和国办(国务院办公厅)的头上“动土”,与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人决心扭转眼下奢靡的政坛风气密不可分。
这名学者指出,谈起腐败,人们一般都想到以权谋私的贪官,但那些以部门名义挪用私分公款的行为,涉及的金额更高,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也更大。由于这些违法行为大多打着部门视频聊天“集体决策”的幌子,在现有的体制下,很难处罚到具体的个人。这也是为什么某些中央部委严重违规,但主要负责人不但没有受到处罚,甚至还能继续升官。
普遍存在的党政机关弄虚作假、骗取和滥用财政拨款是中国政坛风气不正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权力腐败难以遏制的重要原因。胡温允许中办和国办接受审计,是想通过审计监督让中央和国务院首脑机关作全国党政部门反腐倡廉的表率。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审计署已经对中共中央所属部委,如中组部、中宣部进行过审计。今年起,国家审计署将陆续对中央重要机关及其直属机关全面实施财政审计。
报道说,近年来的审计结果显示,国家一级党政机关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逐年好转。与往年相比,违规违法用资大幅减少,如1998年国家一级机关违法违规资金达100多亿元人民币(约21亿新元),如今减少到10多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要求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严肃处理,坚决整改”。中新社报道说,100多名人大常委在为审计部门工作叫好的同时,纷纷呼吁要认真对待审计出的问题,要给百姓和社会一个交代。
人大常委委员王梦奎说,这次审计出的问题,大部分是抽样调查,实际情况恐怕远比报告严重。
委员郭树言说,财政部门和税收部门自己要廉洁,实际上税收财政部门自己的问题也不少。财政部、税务部门到处搞培训中心,建宾馆,哪个地方都有他们的高级宾馆,他们的钱从哪儿来?这方面的监督太弱,应予加强。
原作者:联合早报网
来 源:思源廉政网